電子煙,又稱電霧化卷煙、虛擬機制卷煙。其由含煙油的煙彈、霧化器和電池桿三部分構成。在電熱絲加熱煙油的同時,霧化器發出超聲波使煙油霧化,霧化煙油隨氣流進入口腔,從而達到模擬抽煙的效果。
國內市場上的電子煙,主要分為“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和“煙油式電子煙”這兩種類型。
加熱不燃燒電子煙,主要由加熱棒和煙彈兩部分組成。煙彈的外形結構與傳統香煙相似,含有過濾棉和煙絲,更接近傳統香煙的真實口感。
另一種煙油式電子煙,其基本構造包括電池組件、霧化器和煙彈。煙彈里的煙油一般由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植物甘油和口感改善添加劑混合而成。與傳統香煙不同的是,煙油式電子煙據稱不含焦油,通過電池桿給霧化器供電,能夠將煙彈內的液態尼古丁轉變成霧氣,從而讓吸食者產生類似吸煙的感覺。
在電子煙的種類選擇上,據了解,目前使用加熱不燃燒式電子煙的煙民數量較多。這主要是因為加熱不燃燒式電子煙攜帶方便,只需要充電盒、加熱棒與煙彈,不用額外攜帶煙油。而且味道小,無煙灰,不會因為身上的煙味引起他人反感。
有煙民稱,加熱不燃燒式電子煙比傳統香煙抽起來口感更“香”,在產生煙癮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傳統香煙的作用。
擴展資料:
從2007年起,電子煙作為一種新型煙草,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當時被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其特點是只提供尼古丁,沒有焦油,不需燃燒卻能達到傳統卷煙吞云吐霧的效果。
電子煙與傳統卷煙的吸入方式非常相近,盡管電子煙的煙油中不含有危及人體健康的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質,但主要成分依然含有尼古丁。
在我國,目前也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煙的國家標準。市場上在售的各類電子煙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電子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可能存在煙油泄露、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
國內最新出臺的關于電子煙的政策性文件,是2018年8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共同發布了一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
這份通告指出,大部分電子煙的核心消費成分是經提純的煙堿即尼古丁,尼古丁屬于劇毒化學品,未成年人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型,吸入此類霧化物會對肺部功能產生不良影響,使用不當還可能導致煙堿中毒等多種安全風險。
通告明確要求,電子煙作為卷煙等傳統煙草制品的補充,其自身存在較大的安全和健康風險。為加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
盡管有關部門已經下發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但截至目前,仍可以通過網購平臺隨意購買到電子煙,且在購買的任何環節,均沒有未成年人不得購買與使用的警示。此外,對于在哪些公眾場合禁止吸電子煙,我國也還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不過,據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旗下的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網站顯示,電子煙和電子煙液國家標準目前已進入批準階段。
而電子煙和電子煙液兩個國家標準的歸口單位,均為全國煙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是國家煙草專賣局,起草單位也是煙草系統機構,并無任何一家電子煙企業參與。
由于電子煙屬于新興事物,雖然我國現有的控煙條例中還沒有將其納入執法范圍,但是可以看到,相關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并著手開始推進。